阿尔茨海默病为什么这样破坏大脑?《科学》子刊揭秘隐藏机制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 全球数千万人深受认知障碍、记忆失衡和行为异常等症状的困扰 。 对于这些患者 , 记忆力衰退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 紧随其后的是思维、思考能力的下降 。 这些症状反映出大脑组织损伤恶化的典型特征 。 毒性的蛋白质簇首先聚集在大脑负责记忆的颞叶区域 , 随后扩散至负责思考、决策的关键脑区 。
现在 , 一项由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BrianGordon教授领导的研究揭示了 , 为什么特定的脑区在面临阿尔茨海默病的破坏时尤其脆弱 。 研究发现 , 阿尔茨海默病的首要遗传风险因素——APOE基因最活跃的脑区 , 遭受的损伤最为严重 。 这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还解释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为什么存在个体差异 , 并且某些未知的生物学机制可能在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阿尔茨海默病为什么这样破坏大脑?《科学》子刊揭秘隐藏机制
文章图片
“一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了非典型的症状 , 他们首先发展出语言或视觉障碍 , 而不是记忆问题 , ”Gordon教授说 , “扫描这些患者的大脑 , 可以看见语言或视觉区域受损 , 而记忆区域的损伤则没那么严重 。 这些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常常被研究忽略 , 因为研究那些症状相同的患者要容易得多 。 但这种异质性告诉我们 ,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方式、机制 , 还有我们仍不了解的地方 。 我们所揭开的每一个谜团 , 都让我们距离破解这些问题更近一步 。 ”
阿尔茨海默病始于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 。 早在神经症状出现前的20多年 , 这种蛋白就开始积累、形成斑块 。 在这之后数年 , 另一种致病蛋白——tau蛋白的缠结开始形成 。 不久之后 , 受影响脑区的神经元开始衰弱、死亡 , 认知也开始下降 。
阿尔茨海默病为什么这样破坏大脑?《科学》子刊揭秘隐藏机制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在这项研究中 , 作者对350名志愿者进行了大脑成像分析 , 从而检测他们的淀粉样斑块和tau缠结的含量和位置 , 以及不同大脑区域的体积 。
研究者比较了志愿者的蛋白质簇、大脑组织损伤模式 , 与APOE基因和其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 。 这些基因数据来自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绘制的人脑基因表达图谱 。
“我们注意到APOE基因高表达的脑区 , 与tau蛋白缠结和组织受损的区域密切相关 , ”Gordon教授说 , “不仅是APOE基因 , 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最密切的20个基因都在颞叶中以相似的模式表达 。 这些区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特征 , 使得它们在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时尤其脆弱 。 这种特征很可能在出生时就存在 , 并受到个体遗传因素的影响 。 ”
阿尔茨海默病为什么这样破坏大脑?《科学》子刊揭秘隐藏机制
文章图片
▲红色及橙色的区域表示:APOE基因活跃的脑区(上图);tau蛋白缠结集中的脑区(下图)(图片来源:DianaHobbs/WashingtonUniversity)
每个人都携带不同版本的APOE基因 , 但携带APOE4变体的群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可能达到其他人群的12倍 , 并且患病年龄也更低 。 科学家已经知道 , APOE4基因会促进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积累 。 而另一项研究中发现 , 即使在没有淀粉样斑块的情况下 , APOE4也会加剧tau蛋白造成的损伤 。
为了评估高风险的APOE变体对tau蛋白相关损伤的影响 , 研究团队根据志愿者是否含有高风险的突变将他们分为两组 , 分析蛋白质簇和大脑的萎缩情况 。
“APOE4基因的携带者更可能积累β-淀粉样蛋白 , 这使得他们面临更高的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 ”Gordon教授说 , “此外 , 在淀粉样蛋白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 他们的tau蛋白缠结更多 , 由此导致更严重的大脑萎缩 。 就这样 , 大脑受到了双重打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