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AD诊疗态度报告》发布,突破阿尔茨海默病早诊认知局限

//
作为老年期常见疾病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及精神神经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精神疾病 。 临床医生已经广泛接受AD早筛早防早诊早治理念 , 但对AD早筛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还存在不足 。
日前 , 《医生AD早期诊断态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第八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暨2022年中国老年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上发布 。 《报告》全景展示了专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对AD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情况 , 为消除AD早诊障碍提供支持 。
对此 , 《健康报》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华丽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解恒革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孙永安教授 , 为我们深度解读《报告》 。
认知功能筛查或将纳入常规体检
相关数据显示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 , 痴呆患者人数约为1500万 。 其中 , AD患者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 。 王华丽介绍 , 随着我国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 , AD患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 , 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 , 乃至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 。 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 且疾病进程不可逆 , 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挑战 。
孙永安认为 , 在AD患病人数增加、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 , 由于认知功能障碍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 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 “当前 , 我国高度重视AD的防治 。 虽然目前老年人常规体检不包括认知功能检查 , 但也许不久的将来 , 该筛查会被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中 。 ”孙永安说 。
实际上 ,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一直在强化老年痴呆防控体系的建设 , 不仅把“到2030年 , 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结果性指标之一 , 还组织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与干预试点工作 , 并于今年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 , 对初筛结果异常的老年人 , 指导其到上级医疗机构复查 。
《临床医生AD诊疗态度报告》发布,突破阿尔茨海默病早诊认知局限】早期筛查与诊断受限
《报告》对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59名痴呆及认知障碍专科医生和1288名社区医生进行了调查 。 结果显示 , 95.3%的专科医生认为“照护服务体系中的老年人都应该接受AD早期诊断评估” 。 尽管专科医生的早诊态度很积极 , 但实际采取早诊的专科医生比例却不高 。 46%的专科医生表示“在药物疗效不确切的情况下 , 不想对早期AD患者下诊断” 。
解恒革认为 , 患者对诊断的认同度不足、后续干预措施缺乏、早筛存在一定难度等 , 是导致专科医生的认识与行动不一致的原因 , 也使AD的临床漏诊率高达76.8% 。 他强调 , 早期筛查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 主要是危险因素和慢性病的共同管理 。 早期诊断之后应该进行早期治疗 , 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全程管理 , 如认知训练等 。
与专科医生的情况不同 , 调查发现 , 社区医生具有较强的AD早筛意识 , 但筛查能力不足阻碍了AD的早期诊断 。 长期与社区医生打交道的王华丽表示 , AD筛查分为3个步骤:一是初筛 , 即初步了解某人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二是使用筛查量表进行评估;三是开展全面评估 。 “完成这3个步骤需要花费近2个小时的时间 , 而社区医生时间有限 , 几乎不可能完成 。 ”王华丽说 。
了解专科医生对早期诊疗的态度及观念 , 以及社区医生对AD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诊疗态度 , 有助于确定当前诊疗路径中的阻碍因素 。 了解专科医生目前的诊疗行为 , 有助于评估诊治指南与当前临床实践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