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评价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评价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孔子的哲学思想评价,孔子的哲学思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孔子的哲学思想:以“仁”为核心的 哲学思想 。
2、2、以“德”为核心的 政治思想 。
3、3、以“仁”、“得”观点贯彻始终的伦理思想 。
4、4、以“有教无类”为核心的 教育思想 。
5、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
6、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粤⑷思ā叭馈保┪脊? ,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
7、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 , 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
8、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
9、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 , 严格了等级制 , 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 。
10、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
11、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
12、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
13、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 , 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 , 习相远也”) 。
14、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
15、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 广招学生 ,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 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
16、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
17、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 , 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 泛爱众,而亲仁 。
18、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 。
19、扩展资料孔子的人生观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20、”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21、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
22、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
23、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 。
24、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 , 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 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5、”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
26、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27、”《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 好议人者也 。
28、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
29、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
30、”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 , 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
3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子 。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评价】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