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最不放心的食品:熟肉制品 蔬菜和水果( 二 )


国人最不放心的食品:熟肉制品 蔬菜和水果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2023中国现代饮食发展指数”的调查中 , 《小康》列出了近20项不正确的用餐习惯 , 请受访者选出他们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 , 结果 , “边玩手机边吃饭”排在了首位 , “经常吃零食”位居第二 , “做菜过咸”排名第三 , “用餐不规律”“不注意食品保质期”“经常食用方便食品”“做菜太油腻”“爱吃甜食”“经常吃撑”“进食速度过快”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
风口上的预制菜满意度偏低是个大问题
兔年春节临近 , 购买预制菜当年夜菜 , 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过年新“姿势” 。 据悉 , 近期 , 除了西贝、大董等餐馆继续在电商平台销售经典年夜饭预制菜大餐 , 沃尔玛、盒马、叮咚买菜等商超和生鲜电商也纷纷上线多样化、高品质的年夜饭预制菜产品 。 多个生鲜电商平台、餐饮品牌发布的数据均显示 , 年夜饭预制菜销量1月初迎来了首个高峰 , 相比去年同期呈倍数增长 。
不用择菜、洗菜、切菜、配菜 , 也不用担心厨艺拙劣 , 撕开包装 , 简单加热几分钟 , 一道可口的大餐即可在家“复刻” 。 随着“宅经济”的兴起 , 近一两年 , 预制菜这个号称“可让厨房小白10分钟实现做饭自由”的赛道爆火 , 成为消费市场的顶流 。 商务部数据显示 , 2022年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 , 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叮咚买菜的预制菜同比增长400%;淘宝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0% , 盒马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345% 。 《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显示 , 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 , 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 , 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 而据Wind数据 , 截至2023年1月6日 , 我国的预制菜概念A股上市公司已多达30家 。
预制菜的火热 , 在“2023中国现代饮食发展指数”调查中亦有所体现 ,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近三成购买过预制菜 。 关于购买原因 , 这部分人中 , 52.7%的人是为了节省时间 , 23.8%的人为了做饭不发愁 , 12.5%的人认为自己加工更安全卫生 , 7.4%的人认为这样性价比比较高 , 3.6%的人是为了在家请客省钱省力 。 不过 , 人们对自己所购买的预制菜满意度并不是很高 , 24.7%的人评价“一般” , 14.6%的人不太满意 , 8.2%的人非常不满意 , 给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评价的分别为26.2%和14.2% , 合计为40.4% 。 另外还有12.1%的人给出了“不好说”这样的评价 。 此外 , 调查结果还显示 , 针对预制菜 , 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依次是食品安全、购买后的制作成本和难度、菜品种类是否齐全、价格是否合理、品牌口碑 。 未来 , 食品安全、菜品质量、口感还原度等将是行业企业角逐的关键 。
最让国人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重金属超标关注度升温
其实不只是预制菜 ,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全社会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 。 近年来 , 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 , 截至目前 , 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77项 , 包含2万多项指标 , 覆盖340多种食品类别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 , 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7%以上 , 婴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超过99% 。 但不得不说 , 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公众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 “2023中国现代饮食发展指数”调查显示 , 面对目前的食品安全情况 , 23.5%的受访者不太满意 , 5.6%的受访者非常不满意 , 22.4%的受访者比较满意 , 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仅为3.3% , 另外45.2%的受访者比较纠结 , 选择了“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