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髓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

摘要: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 , K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 ,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 , 该理论对KOA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临床上既往多侧重于从肾虚角度治疗该病 , 而忽视了作为连接肾与骨的髓这一关键环节的作用 。 本文介绍了髓的内涵与生物学基础 , 分析了肾、髓、骨之间的联系 , 从干细胞角度论述了KOA的发病机制 , 总结了从髓论治KOA的方法 , 以期为临床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 。
从髓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
文章图片
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 , 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 其主要特征包括进行性软骨退变、软骨下骨重塑、半月板损伤、骨髓损伤和滑膜炎 , 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 。 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8% , 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将会引起关节畸形甚至残疾 ,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 。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 , 该理论对KOA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临床上既往多侧重于从肾虚角度治疗该病 , 而忽视了作为连接肾与骨的髓这一关键环节的作用 。 本文就从髓论治KOA的有关内容阐述如下 。
从髓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
文章图片
1、髓的内涵与生物学基础
1.1髓的内涵髓为奇恒之腑 , 亦脏亦腑 , 非脏非腑 ,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因其分布部位不同分为脑髓、骨髓、脊髓 , 三者同出一源 , 皆由肾所生 。 其中骨髓与骨病关系最为密切 。 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就载有“骨者髓之府” 。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髓”定义为“骨中脂” 。 因此 , 可将“髓”视为骨腔中充养骨骼的精微物质 。 髓的产生与肾关系密切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 , 表明肾之精气能长骨髓;同时骨与髓又可反映肾气 , 即“在体为骨” 。 若肾虚无以生髓则会发为骨病 , 即《素问·痿论》的“骨枯而髓减 , 发为骨痿” 。
1.2髓的生物学基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 , 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祖细胞 。 目前 ,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干细胞与髓存在相似性 , 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功能上的相似性 。 现代医学所提及的干细胞具有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等组织以及参与造血等功能 , 与髓具有藏精气、充骨化血功能类似 。 二是治疗疾病上的相似性 。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等骨病存在干细胞功能紊乱 , 而补肾益髓中药能直接作用于干细胞 , 可以促进骨病的恢复 。 有研究认为 , 补肾益髓的方剂能够明显促进股骨头坏死兔股骨近端自体骨髓MSCs的增殖和成骨活性 , 增强其修复能力 , 对于股骨头坏死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将小鼠干细胞的β-catenin条件性敲除后 , 补肾益髓方无法发挥挽救骨质疏松样表型的作用 , 提示干细胞是补肾益髓方抗骨质疏松作用的靶点 , 该方主要通过干细胞中的β-catenin信号传导起作用 。
从髓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
文章图片
2、肾-髓-骨之间的联系
肾-髓-骨之间的联系可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 , 肾、髓、骨在生理上密不可分 。 《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各有所主 , 而肾主骨;《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少阴者 , 冬脉也 , 伏行而濡骨髓者 。 ”足少阴肾经能够通过经络濡养骨髓 。 其次 , 肾、髓、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 《素问·痿论》云:“肾气热 , 则腰脊不举 , 骨枯而髓减 , 发为骨痿 。 ”骨与关节失去髓的滋养 , 就会出现诸如骨骼脆弱无力、发育不良等各种骨伤疾病 , 表现为“肾虚髓萎骨枯”的病机 。 最后 ,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 肾、髓、骨的平衡依赖于调控轴 。 沈自尹揭示了肾的物质基础为下丘脑-垂体-靶腺(hypothalamus-pituitary-targetgland , HPT)轴 。 肾、骨之间存在着联系 , 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骨系细胞轴维持骨稳态来体现 。 然而 , 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充分证明肾、髓之间存在调控轴 。 但是就髓与干细胞的相似性而言 , HPT轴对骨代谢中干细胞的行为具有潜在的影响 。 HPT轴通过Wnt/β-catenin、ephrinB2/EphB4、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 , TGF-β)等信号通路 , 调控干细胞-骨系细胞的生物学联系 , 对下游的骨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 由此可以推测 , 下丘脑-垂体-靶腺-干细胞-骨系细胞轴可能是调控肾、髓、骨之间关系的核心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