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医工交叉临床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专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

瞭望 | 医工交叉临床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专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
文章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
西安交大一附院聚焦全局性、先进性等重大健康问题 , 瞄准“临门一脚”和“卡脖子”技术布局临床创新
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国际上提出磁外科学概念 , 并在磁外科领域取得长足发展进步 。 以肝移植手术为例 , 使用磁外科医疗器械能缩短70%左右的“无肝期”时间 , 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减少治疗相关医疗费用
文|《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蔺娟
古都西安 , 大雁塔西 , 有一座备受群众赞誉的三甲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西安交大一附院) 。
建院66年来 , 西安交大一附院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卫健委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
磁辅助快速肝移植术将“无肝期”缩短至9分50秒 , 世界领先的30W、200W蓝激光手术设备相继投入临床应用……近年 , 西安交大一附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 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提速 。
该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实力和底气源自哪里?医工交叉临床创新为何硕果频出?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就此专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吕毅 。
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瞭望》:2021年9月西安交大一附院入围国家医学中心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 , 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入选医院 。 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实力和底气源自哪里?
吕毅: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 , 聚焦服务国家攻关急需、人民健康急盼、高质量发展实际 , 建设临床医学高峰、领军人才培养高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医院管理标杆 。
西安交大一附院以医工交叉为特色 , “医、学、研、产、政”五力融合为支撑 , 省、校、医院三级联动 , 成立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 我们聚焦全局性、先进性等重大健康问题 , 瞄准“临门一脚”和“卡脖子”技术 , 在基础医学、原辅料、疫苗、药物、医疗器械、设备等全链条各环节 , 确定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研发及应用 , 国产化心血管诊疗若干关键设备研发与应用 , 磁外科医疗器械、装备研发与应用等九项揭榜攻关任务清单 。 我们正在构建临床诊疗中心、研发攻关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中西医协同中心7大平台 。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 带动西北地区医学发展 , 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辐射“一带一路”的具有医工交叉特色的国家医学中心 。
目前 , 多项重点攻关任务陆续取得新突破 。 西安交大一附院联合研发的国产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已进入产品注册申请阶段 。 世界首台30W高功率半导体蓝激光手术系统已在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临床应用 , 200W半导体蓝激光手术系统也已在全国多中心成功实施前列腺汽化术 。 磁外科系列技术日臻成熟 , 突破性的磁辅助下腹腔镜全肝移植术于2022年底成功实施 。 内镜下高频复合高压电脉冲肿瘤微创消融设备及电极导管系统已完成原理样机研发 , 即将启动临床试验 。 “跨区域智慧医院系统”已在全国36家医院落地运行 。 西安交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2018年上线以来 , 累计用户超过400万人 , 线上问诊达225万人次 , 在线咨询35万人次 , 送药到家46万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