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激烈时团长带队突击无果,被陈昌浩抬手枪毙

漫川关 , 位于秦岭南麓山阳县东南 , 为湖北进入汉中的必经之路 , 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 漫川关群山环绕、地势险要 , 山中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纵贯两座山峰之中 , 当地老百姓有句顺口溜来形容此地之险要“进了漫川关 , 恰似鬼门关 , 风吹石头响 , 仰脸不见天” 。
战斗激烈时团长带队突击无果,被陈昌浩抬手枪毙
文章图片
1932年6月 , 蒋介石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 , 调集30余万人以及4个航空队对鄂豫皖根据地展开第四次“围剿” , 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长途西征 。 主力4个师、13个团两万余人 , 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带领下在豫鄂陕边的南化塘突破国民党胡宗南部、刘茂恩部和肖之楚部三面夹击 , 决定由湖北郧西经漫川关去汉中 。 1932年11月11日黄昏 , 红四方面军一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 进至漫川关以东的崇山峻岭之中 。
为了阻止红军入陕 , 彻底剿灭 , 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 , 调集重兵围追堵截 。 在漫川关至云岭一带布下重兵 , 对红四方面军形成合围之势 , 妄图一举全歼其于漫川关东部康家坪至云岭的数十里山谷之中 。 红四方面军的命运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 在东北面国民党军队尚未集结到位时 , 四方面军总部决定集中兵力从这个方向突围 。
总部首长将掩护突围的艰巨任务交给了王树声的73师和旷继勋的12师 。 73师219团(团长韩亮臣)和12师34团(团长许世友)都是善于打硬仗、攻坚能力强的部队 。 此战 , 219团负责抢占龙山制高点 , 34团负责攻占漫川关以东的北山垭口 。
战斗激烈时团长带队突击无果,被陈昌浩抬手枪毙
文章图片
34团临危受命 , 把能精简的东西全部扔掉 , 直奔张家庄垭口 。 在方面军徐向前的亲自部署下坚持正面进攻 , 猛烈冲击垭口未站稳脚跟的敌人;快速抢占垭口两侧高地 , 压制敌人火力 , 封锁敌人后续部队的增援途径 。 敌人见包围圈被撕开一个口子 , 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 不断组织集团冲锋妄图重新夺回这一要地 , 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 双方整日混战在一起 , 像拉锯一样来回争夺 , 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刀枪撞击声、喊杀声响成一片 。
龙山头是我军突围通道左侧的又一制高点 , 敌我双方势在必争 , 进攻此处的219团遇上了劲敌 。 敌人依靠有利地形和优势火力 , 连续挫败了219团的多次突击 。 危机时刻 , 团长韩亮臣脱掉棉衣 , 起自率队冲锋 。 但是 , 地形不利、火力差距太大 , 牺牲的红军战士铺满了山坡 , 但还是没有拿下山头 , 攻击气势逐渐衰竭 。 追击的敌人却从四面越来越近了 , 形势越来越危急 。
战斗激烈时团长带队突击无果,被陈昌浩抬手枪毙
文章图片
这时 , 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也提着手枪亲自前来压阵 。 看见韩亮臣率领突击营剩余的战士满脸硝烟、浑身血迹的退了下来 , 陈昌浩铁青着脸走上前去 , 骂了一句:狗*的孬种 , 去死吧 。 抬手一枪就枪毙了韩团长 。 随后 , 命令副团长徐盛魁代理团长 , 就地组织冲锋 。 但是 , 由于多次冲击失利 , 战士们都有畏难情绪 , 攻击乏力 , 陈昌浩盛怒之下又枪毙了徐盛魁 。 再次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研究对策 , 并补充通信队到突击队加强力量 。 最后 , 部队在通信队队长胡大荣的带领下 , 终于攻占了龙山头 , 牢牢控制了红军突围的通道 。 (以上情节见开国少将胡大荣的回忆录)
219团和34团在龙山、张家庄北山垭口的阻击战 , 打了整整三天两夜 , 以牺牲2000余人的代价 , 为红四方面军打开了“生命之门” 。 当红军主力全部顺利通过通道脱离险境后 , 219团、34团才开始撤退 , 上山时两个营(每营五六百人)的战士 , 撤下来时只余百十来人 。 可见战争之残酷、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