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

乙肝病毒攻击肝脏 , 会引起肝脏纤维化 , 逐步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 每年夺去数以万计生命 。 如果确诊了乙肝 , 积极有效治疗是上策 。 目前主要的治疗乙肝手段 , 有明显成效的是两大类:注射长效干扰素、服用一线核苷类药物 。 两者之间怎么选择 , 哪个更好一些 , 是很多患者纠结的问题 , 而且人数还不少 , 数以十万计 。
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
文章图片
长效干扰素 , 用于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 , 常见的有“派罗欣”、“佩乐能”等等 。 治疗的原理是药物通过注射途径进入人体 , 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 清除乙肝病毒 , 需要每周注射1次 , 每次1针 。 据跟踪观察 , 约48或52针后出现明显效果 , 具体在检查上的表现是:肝功恢复正常水平 , 主要指标转阴 , “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 病情向好转方面积极发展 。 长效干扰素是治疗乙肝征程上的一大成果 , 能治好 , 不复发 。 此前的普通干扰素 , 由于作用时间短 , 每周需注射3—4次 , 已逐步被取代 。 但注射长效干扰素价格高 , 会影响正常生活 , 副作用较大 , 普适程度一般 。
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
文章图片
一线核苷类药物 , 主要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二代(TAF) , 总体感觉是让人“又爱又恨” , “爱”是指优点突出 , 安全、易行、高效 , “恨”是指疗程时间长 , 轻易不能停药 , 其中恩替卡韦有轻微耐药 , 替诺福韦有一定肾毒性 。 治疗原理是通过口服被人体吸收 , 迅速抑制和消除乙肝复制病毒 , 避免病情进一步扩大 , 但对藏在肝细胞核中的乙肝病毒母体有点束手无策 , 所以是不能清除乙肝病毒母体 , 要长期服药 , 药量遵医嘱 。 一线核苷类药物能使乙肝症状较快恢复 , 肝脏纤维化、轻度肝硬化等会逐步变软 , 由于口服的方式比较方便 , 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
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
文章图片
从上面可以看出 , 两种治疗方式各有优劣 , 我们姑且打个比方:与乙肝的斗争好比打仗 , 其中长效干扰素是激发体内免疫系统 , 大部队向乙肝病毒冲锋 , 逐个山头逐个阵地清除病毒 , 最终把病毒消灭干净 。 而一线核苷类药物是采取“炮击”的方式对付乙肝病毒 , 轮番轰炸很快就把阵地上的敌人压制和消灭 , 但狡猾的母体病毒钻到山洞躲藏起来 , 一旦炮击停止 , 又钻出来大量复制 , 兴风作浪 。
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
文章图片
这两类药物的优劣对比 , 医生用一个表来对比:
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
文章图片
有的患者会问:这两者各有优劣 , 能不能合起来用 , 这样对病情会不会更好?医生不建议这样做 。 因为两者联合使用的功效 , 究竟哪个药物起的作用大一些 , 是1+1>1 , 还是1+1=1 , 抑或是1+1<1 , 没有权威的数据 。 万一是核苷类药物作用更大 , 那么长效干扰素是不是白打了?从经济上来说就是白费钱了 。 如果干扰素起作用更大一些 , 那么干扰素停止注射后 , 核苷类药物又不能轻易停药 , 真是难办 。 而且用一线核苷类药物 , 很快会控制病情 , 肝功逐步正常 , 肝功正常是不适用长效干扰素的 。 患者想急切把病治好的心情可以理解 , 但要遵循规律办事 , 防止欲速则不达 。
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
文章图片
治疗乙肝,长效干扰素和口服药物该怎么选择?】医生提醒 , 治疗乙肝 , 一线核苷类药物是保底手段 , 在家庭条件允许情况下 , 用长效干扰素治疗 , 如果病情无效或不理想 , 再换成一线核苷类药物 。 用过长效干扰素后 , 对病情已有一定的抑制 , 再用一线核苷类药物 , 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服药时间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