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提示:清明节踏青指南


(通讯员:曹仲辉)4月春暖花开 , 气温升高 , 但昼夜温差仍较大 。 将近清明小长假 , 正是踏青出游季 , 省卫健委健教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大家众在做好科学防护的同时 , 要关注百日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胃肠炎、野生植物误食中毒等的预防 。
一、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 该病病程较长 , 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 , 故称为“百日咳” 。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 对婴幼儿来说 , 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 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 , 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 。 患儿年龄越小 , 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 , 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
健康提示
1、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 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病例发生风险 。 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 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
2、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 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 。
3、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 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 , 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 ,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 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传染病 , 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 。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 致病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 亦可经接触污染环境或器具等而传播本病 。 请家长朋友做好儿童卫生 , 预防疾病 。
健康提示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 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
2、早发现 , 早就医 。 隔离患病儿童 , 防止感染他人 。
搞好环境卫生 , 对患儿的玩具、餐具、便器等做好日常性消毒 。
3、接种手足口?。 ‥V71疫苗)疫苗虽不能防住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 , 但对于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很有必要 , 尤其是6各月到5岁的儿童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应该接种 。
三、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胃肠炎是冬春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 。 所有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 , 儿童以呕吐为主 , 成人腹泻居多 。 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水和食物传播 。 接触了病人或其污染的物品、吃了或喝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水都有可能被感染 。
健康提示
1、保持手卫生 , 特别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认真洗手 。 需注意 , 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 , 不能代替洗手 。
2、烹饪食品要烧熟煮透 , 生熟食要分开存放 , 处理时砧板、菜刀等厨房用具要分开使用 。
3、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 不饮用生水 , 蔬菜瓜果彻底洗净 , 烹饪食物要煮熟 , 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
4、减少和腹泻病人接触 。 家中有人出现腹泻或呕吐时 , 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 清洁消毒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 , 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
四、野生植物中毒
近期 , 气温逐渐回升 , 野生植物生长旺盛 , 吃货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应谨防误采误食中毒 。
健康提示
1、外出郊游时不要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来源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类 。
2、不要采摘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蘑菇 。
3、注意饮食安全 , 生食野菜应清洗干净 , 对不宜生食的野菜 , 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处理 。
4、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把原料关 , 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野菜或蘑菇 。
【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提示:清明节踏青指南】5、若食用野生植物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