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3-5月将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二次感染风险有多高?

专家预测3-5月将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二次感染风险有多高?
文章图片
专家预测3-5月将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二次感染风险有多高?】近期 , 中疾控通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 数据显示 , 全国整体疫情已降低至较低水平 , 本轮疫情接近尾声 。
专家预测3-5月将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二次感染风险有多高?
文章图片
图: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然而 , 首轮感染高峰的结束 , 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将就此消失 , 我们仍要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近期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预测 , 新冠疫情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到来 。
与首轮感染高峰相比 , 第二波疫情形势是否会更加严重?高风险人群又该如何做好防范?
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有哪些特点?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和对第二波感染高峰的预判 , 目前专家的主流观点认为有如下三种趋势:
1、目前已形成短期社会面群体免疫
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认为 , 目前新冠病毒传播力正在逐渐减弱 , 在社会面维持低水平传播 。
这主要是由于在首轮疫情高峰期后 , 国内绝大多数民众已感染过新冠病毒 , 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后 , 可以获得3至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 , 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非常低 。
2、3-5月将出现第二波感染高峰
随着康复者抗体水平慢慢下降 , 如果出现新的病毒变异株 , 就可能发生二次感染 。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个人防护有关 。
邢铭友教授预测 , 国内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出现在今年3-5月 。
针对近期国内出现的CH.1.1变异株是否会引发二次感染高峰 , 中疾控微信公众号发文解读 ,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体 , 对CH.1.1存在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 , 因此CH.1.1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 。
专家预测3-5月将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二次感染风险有多高?
文章图片
3、第二波感染高峰规模更小 , 感染症状更轻
由于在首轮感染高峰中 , 多数人体内抗体水平提升 。 邢铭友教授认为 , 第二轮感染的人数、感染症状的轻重 , 以及时间集中的幅度都会比第一次要弱得多 。
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也指出 , 无论新冠病毒如何变异 , 前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 , 可以明显降低后一次感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
因此 , 从现有研究来看 , 如果感染了同一个亚型的病毒 , 二次感染症状是会低于首次感染 , 而从病毒的发展规律来看 , 奥密克戎的致病率会越来越低 。
三类人群需做好重点防范
面对可能到来的第二波感染高峰 , 有三类人群需要做好重点防范 。
1、免疫力低下人群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 , 感染康复后 , 保护力维持的时间就比较短 , 再加上康复期身体状态恢复更慢 , 若发生二次感染会面临更大风险 。
此外 ,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 , 也需要做好重点防范 。
2、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
与普通人群相比 , 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 , 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 即更容易出现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重症症状 , 甚至死亡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会导致慢性患者原有基础性疾病加重 , 因此 , 慢性患者应警惕新冠二次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