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抑郁、焦虑的老年人如何守护?

|疫情之下,抑郁、焦虑的老年人如何守护?

文章图片

|疫情之下,抑郁、焦虑的老年人如何守护?
疫情、封控、经济不景气带给年轻人的是工作与生存上的压力 , 同样陷于焦虑之中的还有那些奋斗一生、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 。
对感染的恐惧、疾病带来的耻辱感和自责感 , 抢购、生存危机等种种问题引发的恐慌情绪 , 以及隔离期间孤独感的增加 , 使得无数老年人在受到健康威胁的同时 , 滋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
老年人会面临哪些问题
首先 ,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感染后发展为危重症或死亡的风险都更高 , 这些健康威胁加剧了老人的心理压力 。
【|疫情之下,抑郁、焦虑的老年人如何守护?】其次 , 居家隔离也加剧了老年人边缘化问题 。 老年人都待在家里 , 很多是孤身一人 , 儿女无法陪伴身边;打算去楼下广场寻找同伴获取认同时 , 又被阻拦并劝返 , 以此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及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此外 , 很多老年人不太会用电子设备 , 仅熟悉的操作还只是停留在微信和短视频 , 社区团购、超市到家以及各自买菜平台他们基本不懂得如何操作 , 更进一步加剧了其生存上的恐慌 。

打破物理隔阂拉近心理距离
1、及时保持联系
如果老年人懂电子产品 , 家属可与他们保持联系 , 即使是线上的、精神性的联系 , 也非常有必要 。
2、传递准确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 , 在联系的过程中 , 传递准确的疫情信息也非常重要 。 老年人通常存在认知偏差和知识鸿沟 , 死亡和感染人数的数据以及确诊、无症状感染这些名词可能会导致老人陷入恐慌和焦虑 , 尤其是听到老年人正在死亡、更多的人正在被感染信息时 , 自然将产生恐惧心理 。
3、保持数字距离
此时就需要保持一定的“数字距离” , 就像保持社交距离一样 。 对于具备一定数字素养 , 能够独立接触媒体信息的老人 , 家属应帮助其建立信息甄别意识 , 确保老人接触的疫情信息出自疾控中心、政府官微等权威平台 , 而不是无良商家以及有心人士制造的虚假数据和信息 。
同时应当嘱咐老人 , 如果对某件事有疑问 , 应与家人讨论或者拨打官方热线电话咨询 , 缺乏权威性的社交媒体资讯不可尽信 。

4、适度开展运动
提醒老年人适度进行负荷强度小、对抗能力相对较弱的室内锻炼 , 提高身体免疫力 , 比如锻炼平衡能力的单侧农夫行走、单脚站立、脚跟脚趾走 , 强肌健骨的膝手对抗、臀桥支撑、自重深蹲等 。 适度的锻炼可以降低个体焦虑、恐慌和抑郁状态 , 改善老年人日常情绪 , 提高身体自信以及增强生活愉悦感 。

社会隔离意味着保持身体距离而非心理距离 , 特殊时期如果实在无法陪伴老人 , 那就应该和老年人保持沟通和联系 , 尽力帮助排解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生存焦虑 。
虽然我们因为工作上的限制无法时常陪伴日渐衰老的父母 , 但每日的电子陪伴和问候应该准时到达 。 隔离不是隔绝 , 疫情也从不是无法陪伴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