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ha|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 二 )



Guha|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
文章图片

关于癌症的分级和房颤风险的关联 , Guha团队还做了其他分析 。 他们应用另一套分期方法 , 叫个体乳腺癌分期(分为1-3期) 。 在癌症分期较低的组中 , 比起接受激素疗法的组 , 不接受激素疗法的组患房颤的几率较高 。
比如 在1期乳腺癌患者中 , 与接受激素疗法的患者相比 , 不接受激素疗法与房颤风险增加1018%相关; 在2期患者中 , 与接受激素疗法的患者相比 , 不接受激素疗法与房颤风险增加732%相关;在3期患者中 , 与接受激素疗法的患者相比 , 不接受激素疗法与房颤风险增加528%相关 。
心血管药物 (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者受体)抑制剂、螺内酯、依普利酮)可以在乳腺癌各个分级的组内 , 都降低房颤发生的可能性;但不同乳腺癌分级中 , 这些药物降低的风险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比如 , 在3期乳腺癌hu患者中 , 与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相比 , 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与房颤风险下降73%相关 。

Guha|EHJ:确诊乳腺癌后,房颤风险或会翻倍?!
文章图片

乳腺癌患者中新发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
另外 , 确诊乳腺癌后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 , 也和新确诊房颤的风险关联不同 。没有把手术和放疗作为一线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 与新确诊房颤风险增高相关 。 具体来说 , 对比简单的切除术 ,没有手术与新确诊房颤风险增高339%相关 。 对比放疗 ,没有放疗与新确诊房颤风险增高46%相关 。
再来看看乳腺癌患者中与房颤相关的死亡结局 。
在乳腺癌确诊后 ,头30天内新发房颤的患者 , 1年内的生存率为62.2% 。在确诊乳腺癌前就已经患房颤的患者 , 1年内的生存率为80%左右 。
总结而言 , 这篇研究发现 ,乳腺癌患者在确诊1年间 , 新发房颤的发生率是无癌症人群的近2倍(3.3% vs 1.8%) 。 而且 , 乳腺癌的分级不同 , 发生房颤的风险也显著不同 。 乳腺癌确诊后新发的房颤 , 增加了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相关的死亡 。
所以 , 在乳腺癌确诊后 , 引入心脏病学和肿瘤学的跨学科合作 , 管理或者预防相关的房颤风险 , 显得非常重要 。 干预管理乳腺癌患者的房颤风险 , 可以有力改善其心血管相关和总体的预后 。
参考文献:
1.Colilla S, Crow A, Petkun W, Singer DE, Simon T, Liu X. Estimates of current and futur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 Am J Cardiol. 2013;112(8):1142-1147. doi:10.1016/j.amjcard.2013.05.063
2.Guha A, Dey AK, Jneid H, Addison 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ancer Patients. Eur Heart J. 2019;40(19):1487-1490. doi:10.1093/eurheartj/ehz267
3.Piccini JP, Hammill BG, Sinner MF, et al. Clinical cours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lder adults: the importa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beyond stroke. Eur Heart J. 2014;35(4):250-256. doi:10.1093/eurheartj/eht483
5.Guha A, Fradley MG, Dent SF, et al.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breast cancer: a SEER-Medicare analysi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1 Nov 14]. Eur Heart J. 2021;ehab745. doi:10.1093/eurheartj/ehab745